E星体育平台-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官网入口

10年熔炉行业经验,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E星体育平台-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官网入口资讯

做你身边的百科全书

E星体育平台邀请码赤柱台风(香港名字的由来、历史)

发布时间:2023-08-11 22:36:05  浏览次数:

台风荷贝的影响及伤亡

深圳市气象站(现深圳市气象局)录得最低气压:960.2百帕斯卡

登录深圳时,录得平均风速30m/s,阵风>40m/s 天文台总部录得最低气压:961.8百帕斯卡,瞬时961.6百帕斯卡

进入香港200公里内中心附近最高10分钟持续风速:185km/h

最高风速(一小时平均):天文台75km/h,横澜岛144km/h,九龙天星码头130km/h,赤鱲角148km/h,赤柱148km/h,鹤咀184km/h

最高风速(十分钟平均):天文台78km/h,横澜岛152km/h,鹤咀202km/h

阵风风速:天文台175km/h,横澜岛198km/h,九龙天星码头200km/h,赤鱲角206km/h,赤柱215km/h,鹤咀241km/h 澳门录得最低气压:964.9百帕斯卡

最高风速(一小时平均):71km/h

阵风风速:129km/h

HK全称及翻译

HK

HK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英文简称,英文全称Hong Kong。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广东省南面、珠江口东侧,南临南中国海,北接广东省深圳市,总面积为1070平方公里。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与离岛四大部分。香港属于典型的滨海丘陵地形,山岭众多,平地很少;大部分沿海平地,都是近百年填海造陆的结果。香港海岸线非常曲折,湾深港多。九龙与港岛间的维多利亚港,地处台湾海峡与南海的交汇处,遥望太平洋,是亚洲及世界的重要海港。香港名称由来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最可靠的则是这里过去曾是运香、贩香的港口,故而得名。

中文名称: 香港

外文名称: Hong Kong(英文全称: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简称HKSAR)

别名: 东方之珠,购物天堂

行政区类别: 特别行政区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

政府驻地: 港岛中西区

电话区号: +852

地理位置: 珠江口东南部

面积: 约1,104平方公里

人口: 702.64万(2009年)

方言: 粤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维多利亚港,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等

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

火车站: 红磡站、罗湖站等

中文全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目录

概述名称由来

人口

民族

宗教

语言

誉称

区花

气候温度春季(3月至5月中旬)

夏季(5月下旨至9月中旬)

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下旬)

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

历史背景

活动节庆农历新年 (农历正月)

圣诞节 (12月25日)

国际贸易中心

国际服务中心概述 名称由来

人口

民族

宗教

语言

誉称

区花

气候温度 春季(3月至5月中旬)

夏季(5月下旨至9月中旬)

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下旬)

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

历史背景

活动节庆 农历新年 (农历正月)

圣诞节 (12月25日)

国际贸易中心

国际服务中心

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名称由来

香港,顾名思义,就是芳香的海港。关于这一美丽名称的由来,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最可靠的说法,则是这里过去曾是运香、贩香的港口,故而得名香港。在明朝时,香港及广东东莞、宝安、深圳一带盛产莞香,此香香味奇特,颇受人们的喜爱,故而远销江浙,饮誉全国。由于当时贩香商人们一般都是在港岛北岸石排湾港将莞香船运往广州或江浙等省,所以人们将这个港口称为香港,意为贩香运香之港,将港口旁边的村庄,称为香港村。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港岛南部赤柱登陆后,由一名叫陈群的当地居民带路向北走,经过香港村时,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用当地土话答称"香港",英军即以陈群的地方口音HongKong记之,并用以称呼全岛。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香港作为全岛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1856年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之后,香港又进而成为整个地区的称谓。

人口

香港的人口超过660万

民族

华人占97%,大部分是广东籍;外籍占3%

宗教

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语言

中文和英文同属香港的官方语言。政府机关、法律界、专业人士和商界均广泛使用英文。香港不乏受过良好教育且精通双语甚至三种语言(即英语、粤语和普通话)的专才,而对于在香港经营或与内地、台湾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这些人才更显重要。

誉称

东方之珠、动感之都

区花

紫荆花

编辑本段气候温度

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带有温带气候性质。冬季的温度可能跌至摄氏10度以下,夏季则回升至摄氏31度以上。雨量集中在 3月至9月间,约占全年雨量的90%。 全年平均气温为22.8摄氏度,平均降雨量为222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8%。

春季(3月至5月中旬)

天气回暖潮湿﹐经常有雾和毛毛雨﹐平均气温摄氏二十三度﹐湿度百分之八十二;

夏季(5月下旨至9月中旬)

仲夏之后是台风季节﹐夏季天气炎热潮湿﹐下午气温可以升逾三十一度﹐间中有骤雨和雷暴﹐平均气温二十八度﹐湿度百分之八十;

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下旬)

天气晴朗﹐清凉干爽﹐所以是抵港旅游旺季。平均温度二十三度﹐湿度百分之七十二;

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

天气最凉爽干燥﹐间中会有寒流从北面内陆吹来﹐届时温度可能会降至八度以下﹐至于冬季的平均温度是十七度﹐湿度百分之七十二。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

1842年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 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 1896年 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条约,租借九龙半岛界线街以北地区及附近岛屿,租期99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 1945年 日本投降,又被英国重新占领。 1984年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 香港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编辑本段活动节庆

农历新年 (农历正月)

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除了合家团圆、 拜访亲友等必不可少的内容; 香港的春节特色项目: 年宵花市:农历新年前数天在多区举行,其中一年一度的维多利亚公园年宵花市最热闹,出售桃花、 菊花、 水仙花等各种贺岁鲜花及其他商品。 花车巡游:大年初一,在市内举行。每年的巡游表演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车,以及显示不同地区文化和风情的巡游队伍,组合成多姿多彩的大型表演,庆贺新一年繁荣丰盛。 烟花汇演:大年初二 ,在维多利亚港海面举行。海港两岸和高层建筑临海的一面,都成了最好的观赏位置。

圣诞节 (12月25日)

圣诞节是香港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维多利亚港两岸的高大建筑,提前个多月就布置上色彩缤纷的灯饰,各商店也换上圣诞装饰,仅是这一风景,就引得不少游人赞叹不已。此时的香港,展现出最辉煌的城市面貌,如果对香港的繁华有兴趣,那么,最好的游览时间一定是圣诞。 最热闹的是平安夜,教堂里有神圣的平安夜弥撒,一些酒店和商场还有唱诗班献唱圣诞歌,全港市民纷纷涌到街上,其中,尖沙咀海滨花园长廊和临近大街更是人潮涌动。 如果能在圣诞来香港,购物也是一大乐趣。这时各大商场都会实施大减价,可低至半价, 这已经成了香港的惯例,香港居民都会选择这个时候购买圣诞礼物,为至爱送上浓浓的暖意。

编辑本段国际贸易中心

香港是全球第十大贸易体系、第七大外汇市场、第十二大银行中心及四大黄金市场之一。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三。香港也是全球输出成衣、钟表、玩具、电脑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地区。香港的贸易及采购业近期出现强劲的复苏,主要是由于香港能借助它的企业家精神、与中国内地制造商的广泛联系,以及配合全球经济发展,不断灵活转变的长年经验。 据政府统计处资料,截至2001年6月1日,共有3,237家海外机构在港设有 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其中1,005家从事贸易及有关服务,较2000年上 升4.5%。 香港约有524,000人受雇于约105,000家贸易及采购公司,约占劳动人口 的20%,他们都是有经验的劳动力,随时备用。 全球超过75%的消费品买家,都是透过香港的贸易商采购中国制造的产品,这是因为香港邻近内地的工厂、法制独立,以及有联系网络广泛的企业家。 香港的商品贸易总额在2001年达到3,910亿美元。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香港为2000年全球第9大贸易经济体系。 香港为考虑进军亚洲的贸易及采购公司,提供各式各样的优势及支援服务。 全球首屈一指的贸易及采购公司,业内佼佼者,例如Associated Merchandising Corporation, Sears Roebuck, Mitsubishi, Sumitomo, Karstadt Quelle, Hennes & Mauritz及利丰集团,均已进驻香港。业内精英云集 — 17家登上「财富」杂志全球500大企业榜的国际贸易公司中,16家在港设有据点 — 令香港成为亚洲,其实是全球的贸易及采购之都,是区内经商的理想城市。

编辑本段国际服务中心

香港是全球第十大服务出口地。香港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民航、航运、旅 游、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以及各类金融及银行服务。不少服务项目的收费都是全球最低廉的。 数以千计的国际企业都因在港设立公司而受惠。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它位处东亚的中心,又是进入中国的门户。香港的优势广为人知,包括拥有优良的基建设施、法治为本、低税率及具高技术的劳动人口。这些都是世界各地公司为分享亚洲经济增长成果而选择香港为基地的主要原因。 香港为贸易及采购公司提供无可比拟的支援及基建设施,包括: 香港位处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大陆的门槛,乘飞机往亚洲任何地方不需5 小时,即可接触到全球人口约62亿人的一半。 拥有充裕而随时可供聘用的贸易人才,他们对销售及物色消费产品具有丰富的经验。 香港的货柜码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码头,在2001年,处理的标准货柜达1,790万个,每星期为超过80艘前往170个国家约500个目的地邮轮提供服务。 香港的空运货站为全球最繁忙的空运货站之一,在2000年,处理经香港 国际机场来港的货物达224万吨。香港的空运货站每周为64家定期班机前往全球超过130个目的地的3,000个飞行旅程提供服务。 货币: 港币,与美元挂钩,约7.8港元兑1美元。现在很多商店也欢 迎顾客使用人民币,某些大型商店更以一港币兑换一人民币接受付款 。 1人民币元=1.1379港币

1港币=0.8788人民币元

时区: GMT+8,与中国大陆、台湾或新加坡相同 电压: 220V(伏特),50Hz(赫兹),和中国大陆、澳门标准 一样,旅馆多备有变压器。 饮用水: 政府供应的自来水以氯气消毒,虽说可以直接饮用,但自来水 从滤水厂输出后,或会经过已老化的喉管,所以自来水在煮沸后才作饮用为佳,或在商店里购买蒸馏水或矿泉水 小费: 大部分中高档餐厅或酒楼均在账单上加上10%的服务费,顾客通常会再付小费 自1841年开埠以来,香港由一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商贸中心,为世界大都会之一。 香港除了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海港外,并没有其它天然资源。香港人囗约680万人,当中工作人口约350万。香港的成功,是因为香港人辛勤努力、不断开创,再加上香港社会的法治、保障言论和结社自由、资讯自由流通、社会开放和多元化发展,使香港成为生产力强、创意无尽的城市。 香港被英国管治一个半世纪之后,主权被移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手上,在1997年7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香港在回归以前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最少保持50年不变。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亚洲卫星有限公司的地面设施

亚洲卫星公司大埔地球站位于香港大埔工业区,地处吐露港海湾的北岸,视野开阔,并具有天然的强风屏蔽保护。

大埔地球站于2003年10月建成启用。该地球站集卫星监测及控制、用户网络监测及管理、载波上下行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设有双重保障的电力供应系统和完善的消防保安设施,同时还配备气象监测等设备。地球站主体大楼和天线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夏季台风的影响,所有天线都达到强风设计标准,足以抵挡每小时300公里的风力,因而在台风期间无需作避风处理,从而确保对亚洲卫星系列的全天候监控。

亚洲卫星公司大埔地球站是亚洲地区性能卓越的综合卫星地面设施,可同时测控多达7颗卫星。它配备了先进的用户网络监测设备、各种卫星通信广播电视设备以及配套的软件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和完善的用户网络管理服务及其它多种增值服务。 亚洲卫星公司的卫星控制中心(SCC)位于香港大埔卫星地球站内,主要负责对亚洲卫星系列实时7X24小时不间断的遥测、遥控及跟踪,监控卫星的轨道位置精度、飞行姿态和星载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指挥控制各分系统的运作和卫星轨道位置及姿态调整。

卫星控制中心还承担着用户通信网络监测、干扰分析排查以及载波运行管理等职责,同时监察邻星操作, 与用户及其它卫星公司保持密切联系, 防范干扰。

卫星控制中心通过专门的光缆与亚洲卫星公司赤柱地球站的卫星操控系统相连,使赤柱地球站作为大埔地球站完整的备份设施,确保整个监控系统高可靠性地运行。这一备份保障在亚洲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

为提升服务品质,亚洲卫星公司已将卫星控制中心的业务监测信号通过网络专线实时传送到北京办事处,形成本地用户网络监测系统,大大增强了亚洲卫星公司向中国用户提供本地化服务的能力。 亚洲卫星公司赤柱地球站位于香港岛最南端的赤柱半岛内,与香港电讯盈科的通讯枢纽关口站相邻。赤柱地球站由测控机房、5付C波段天线和2付Ku波段天线组成,与亚洲卫星大埔地球站构成相互备份。

C波段天线用来跟踪和控制亚洲二号、亚洲3S和亚洲四号卫星。一般情况下,一付11米的自动跟踪天线和一付5米的固定天线用于亚洲3S卫星,9米和6米的跟踪天线用于亚洲二号卫星,另一付11米的自动跟踪天线用于亚洲四号卫星。除5米天线之外,其它4付天线均能轻易地对准三颗卫星中的任何一颗。同样,在射频设备的配置上,也充分考虑了同时满足测控三颗卫星的冗余要求和灵活性。两付6.1米的Ku波段步进跟踪天线用来为亚洲二号、亚洲3S和亚洲四号卫星的Ku波段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有没有香港游攻略啊?

香港旅游指南

香港气候

旅游香港,最佳时间为每年10-11月。

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香港年平均气温较高,达22.8度,天气易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

到香港旅游,春季可以穿薄外套或毛衣。夏季炎热潮湿,有时会出现骤雨和雷暴,带些短衬衣、棉质衣裙,还应准备好外套和雨具。秋季风和日丽,适宜穿衬衣、毛衣及轻便外衣。冬季干燥稍冷,选择套装、薄毛衣、大衣比较合适。

特别要注意得是,每年的5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香港的台风季节。一般情况下,3级台风不要出远门,而8级台风时商店、银行等营业场所都要关门,这个时候最好呆在房间里。

香港景点简介

宝莲寺 茶具博物馆 赤柱

大澳 海洋公园 皇后广场

黄大仙祠 吉庆围 尖东海滨

警队博物馆 九龙城寨公园 九龙公园

九龙清真寺 李郑屋古墓 流浮山

米埔野生动物保护区 跑马地赛马场 浅水湾

青马大桥 清水湾 榕树湾

三栋屋博物馆 圣约翰大教堂 石阶街

索罟湾 太空馆 太平山顶

万佛寺 维多利亚公园 文武庙

西贡 香港动植物公园 香港公园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香港科学馆 香港历史博物馆

香港天文台 香港艺术馆 香港仔

新田大夫第 油麻地/旺角 圆玄学园

钟楼 洲际酒店观景台

谁有有关香港的资料?

香港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称HKSAR),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代,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

【历史沿革】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

香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喻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

【三个不平等条约】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又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0多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

【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 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归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地名来源】

关于香港的地名由来,有两种流传较广的说法。

说法一: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后来香料的种植和转运逐渐式微,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说法二: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

【地理概况】

香港位于东经114°15′,北纬22°15′,地处华南沿岸,在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以东,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离岛)组成。香港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面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香港与西边的澳门隔江相对61公里,北距广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积分别是,香港岛约78平方公里;九龙半岛约50平方公里;新界及262个离岛约共968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095平方公里,略大于上海市的六分之一,及仅大于全中国面积的万分之一,土地和水域的管辖总面积2755.03平方公里,水域率59.9%。香港的已发展土地少于25%,郊野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多达40%。

【香港气候】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6~30℃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五月至九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七月至九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 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资源物产】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香港自然资源匮乏。香港食用淡水的60%以上依靠广东省供给。矿藏有少量铁、铝、锌、钨、绿柱石、石墨等。香港邻近大陆架,洋面广阔,岛屿众多。有得天独厚的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香港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 ,主要是红衫 、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林地占总面积的20.5% ,草地和灌木地占49.8% ,荒地占4.1% ,沼泽和红树地占0.1%,耕地占6.7% ,鱼塘占2% ,城郊区建设发展土地占16.8%。农业主要经营少量的蔬菜、花卉 、水果和水稻,饲养猪、牛、家禽及淡水鱼,农副产品近半数需中国内地供应。

一国两制是当年解决香港问题的创举,也是香港持续繁荣的基石。香港拥有自己的标志,也就是区旗和区徽,同时香港也拥有与中国内地有别的社会形态和经济模式。

【独特的社会和经济】

香港在回归后保持自己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经济运作模式,香港有独立的司法制度,香港发行和流通自己的货币港元,独立发行邮票(邮票的标记是“中国香港”),在国际体育比赛上,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与国际体坛的盛事。香港以独立的身份“中国香港”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和很多其他国际组织。香港运行自己成熟的财政和金融体系,也有自己的出入境政策。截至2007年年底,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或居民可以免签证进入香港。

回归后的10年,香港经济结构已明显转型: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97年的8.3%减至2006年的3.5%。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78.8%上升至87.4%。在1997~2006年期间,香港所有服务业的净产值平均每年实质增长2.4%。10年中,香港就业人数持续从制造业转往经销贸易业、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以及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

【宗教信仰】

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几乎都有人信奉。华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香港寺院共有360多间,公共庙宇有40座,天后庙宇24座,1841 年已设罗马天主教香港特别行政区主教传教区。1991年,香港天主教徒约有25.8万人 。天主教会在香港办有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基督教1841年传入香港 ,现已有50多个宗派,信徒28.5 万人。它在香港也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等机构。其他宗教还有:伊斯兰教教徒约5万人 ,其中半数以上是华人,印度教教徒约1.2万人;还有少数锡克教和犹太教徒。

【经贸概况与国际地位】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除了烟、烈酒和动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对其他进口物品征收关税。香港的经济素以自由贸易、低税率和少政府干预见称。香港连续多年获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和组织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佛利民更视香港为自由经济的典范。香港是亚太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集装箱)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之一。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统以铁路、小轮、公共汽车等组成的运输网,几乎伸展到港内每一角落。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商港,航运业发达。与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形成了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从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0多条航线。香港也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2005 年,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的次数约6270万人次,外地旅客经香港进入内地的次数共400 万人次。每日有128 班轮船、约100 班航机、超过400 班列车及40 200 架次的车辆穿梭香港和内地。

香港是国际的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机构和市场紧密联系。政府的政策是维持和发展完善的法律架构、监管制度、基础设施及行政体制,为参与市场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金融及货币体系稳定,使香港能有效地与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竞争。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他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此外,资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香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

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是亚洲最多国际公司设立地区办事处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欢迎的旅游地点之一,也是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热门地方。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务出口地。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

【主要经济数据】

本地生产总值:14,723亿港元(2006年)

人均本地生产总值:214,710港元(2006年)

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6.8%(2006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2005年数据,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PPP)为34,111美元,全球排名第9,亚洲排名第1,超越西欧的四个主要经济体系;按国际汇率则为25,555美元,全球排名第26,亚洲排名第5,次于卡塔尔、日本、阿联酋及新加坡。综观香港各产业,以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最高,2005年数字为91%,当中进出口贸易业占GDP 22.5%,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占19.2%,金融及保险业则占12.7%。

【银行业】

香港的银行业十分发达,满街都是香港本地和世界各地银行的分行。在1970年代,香港人就有「银行多过米铺」的说法来形容香港大街上银行之多,意思是银行的数目比买米的店铺还多。截至2006年7月,香港有134间持牌银行、32间有限制牌照银行和33间接受存款公司。此外,有88间外资银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办事处,分行总数约1300间。这些外资银行来自37个国家,其中71间是属于全球最大的100间银行。香港的银行从事多方面的零售及批发银行业务,如接受存款、贸易融资、公司财务、财资活动、贵重金属买卖及证券经纪业务。

【股票和债务市场】

以资本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截至2006 年5 月底,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挂牌的上市公司有1144 间,资本市值总额达94,110 亿元(12,065 亿美元)。香港股票市场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

香港的债务市场已发展为亚太区内其中一个流通量最高的巿场。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于1990 年设立,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管理,为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私营机构发行的债务证券提供结算和托管服务。

在2006 年9 月,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的平均每日成交额为363 亿港元。截至2006 年9 月底,未偿还的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数额约为1,304 亿港元。在2006 年上半年,私营机构发行的债务证券数额共达1,120亿港元。

【与内地的商贸往来】

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在2005 年,中港贸易占香港整体贸易总值的45%。内地也是香港转口货物的最主要来源地兼最大市场,香港有约90%的转口货物是来自内地或以内地为目的地。香港也是内地的金融和其他商业支援服务的中心,特别是南中国,为内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其他商业支援服务,例如银行和融资、保险、运输、会计,以及销售推广等。

【社会治安】

香港是一个安全的城市,治安良好。旅客应避免携带大量现金,贵重物品可存放于旅馆的保险箱内。如遇上问题,可找街上巡逻的警察帮忙。香港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友善、廉洁也高效的警队,为数三万多人,让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市民或游客如遇火警、贼劫或伤病等紧急事故,可拨999报警。在一些较僻静的地方,设有一种橙黄色的小型电话箱,内有称为“紧急求助热线”的通话装置,设有按钮,不用拨号即可直通报案中心。无论是用该机或其他公众电话打999报警都是免费的。

香港政府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维护香港的治安。例如香港入境事务处就采用香港自行研制发展的先进的容貌辨认技术,仅在2007年就成功堵截超过1000名企图用化妆或整容混入香港的不法分子。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可以免签证进入香港,但香港也不断检讨其出入境政策,阻止各类不良人士的进入。在2007年,香港各入境口岸拒绝了23000名人士的入境。在2006年和2007年,香港取消了十个国家和地区(多在南亚和非洲)的公民或居民免签证前往香港的待遇。

【香港名人与文化】

香港虽然只有数百万人口,却涌现不少让香港人自豪的名人。中国的第一个体育世界冠军容国团是一位出生在香港的地道的香港居民,他1950年代返回中国内地,在1959年的第25届世界杯乒乓球锦标赛夺得男子单打冠军,是香港也是国家的光荣。在香港长洲出生和长大的香港运动员李丽珊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为香港夺得滑浪风帆的金牌,是另一位让香港市民振奋人心的体育名人,巧合的是,帆船是香港的象征之一,这面香港回归之前唯一的奥运金牌,让当代的香港人十分难忘。文化方面,香港作家金庸(查良镛)以其风靡全球华人读者的武侠小说系列,脍炙人口数十年,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香港作家李碧华,亦舒,林燕妮,梁凤仪,古龙,梁羽生,黄沾,倪匡等都是近代和当代在香港、亚洲乃至华人世界知名的文化名人。

【香港教育今与昔】

教育

教育是香港的公共开支中最大的项目之一,预算开支约占经常公共开支总额的五分之一。政府设有学生资助计划,确保学生不会因经济问题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香港的教育制度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

学前教育:透过私立的幼儿园和幼稚园,为学前儿童提供机会学习与群体相处。

九年免费教育:在全港设立官立或津贴资助中、小学,为全港适龄学童提供六年制小学及三年制初中课程。

高中及预科课程:设立两年制高中(中四、中五),为学生提供工作前最基本的教育;设立两年制预科课程(中六、中七),作为学生报考大学前的课程准备。

2007年9月开始,香港推行新的[三三四]学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一改以往英式大学学制(三年)的传统而推行大学四年制的制度。

高等教育及培训

香港的高等教育包括法定大学,法定学院,注册专上学院,职业训练局院校和一般院校。在香港举办专上教育的机构大致上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法定大学是指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同意及通过,再经立法会三读通过相关法例,成为一间受独立法例规管的法定大学。直至现时为止,香港有十所法定大学,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公开大学以及香港树仁大学。

香港唯一的私立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的创办之路尤为不容易,该校原称香港树仁学院,1971年由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创办,为了办学,钟期荣女士辞去浸会学院文学及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职位,她的丈夫胡鸿烈则把自己当大律师时所赚的财富全部投入办学,以70万港元在跑马地买下一座三层高的小洋房做课室,近三十年来一直自筹资金进行运作,为了获得正名为“大学”,两位创办人历尽艰辛,终于在2006年12月19日获香港行政长官会同香港行政会议通过正名动议,正式承认其大学地位,成为香港首间私立大学。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迪斯尼乐园是全球第五个迪斯尼乐园,位于大屿山的欣澳,环抱山峦,与南中国海遥遥相望,是一座融合了美国加州迪斯尼乐园及其他迪斯尼乐园特色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香港迪斯尼乐园包括四个主题区:美国小镇大街、探险世界、幻想世界、明日世界。每个主题区都能给游客带来无尽的奇妙体验。在美国小镇大街,可以欣赏美国街市的怀旧建筑,各款典雅的古董车,品尝各种中西佳肴美食;探险世界里,沿着一条条巨大的河流,穿过非洲大草原,进入亚洲神秘森林,到达泰山小岛,勇敢的领航员会带领游客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密境;充满欢乐的幻想世界,是梦幻中的童话世界,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纯真活泼的小飞象、天真可爱的小熊维尼,每一个童话中的主角都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幻想;明日世界可以让人体验太空惊险之旅,探索宇宙。

乐园内设有香港迪士尼乐园酒店和迪士尼好莱坞酒店,除了为访问乐园提供住宿方便,身在其中可尽情体验童话世界和电影世界的奇趣,各种迪斯尼人物随时会出现在游客身边,惊喜无处不在。

【衣食住行在香港】

购物

【名胜古迹聚缤纷】

香港文化和历史遗迹遍布每个角落,有传统的祖先宗祠、新界氏族围村,以至坐落闹市的庙宇。想感受一下香港建筑物中西文化荟萃之特色,也可以参加由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办的「古今建筑漫游」。

宗教文化景点

香港岛上的文武庙、铜锣湾天后庙、圣约翰大教堂;九龙的黄大仙祠墓、侯王庙、慈云山观音庙、九龙清真寺;沙田的万佛寺、车公庙、蓬瀛仙馆、半园春、道风山基督教堂;荃湾的竹林禅院、东普陀 、荃湾天后庙;龙门的青山寺、青松观、妙法寺;元朗的灵渡寺、云浮仙观;西贡的佛堂天后庙、蚝涌车公庙以及大屿山宝莲寺、长洲北帝庙、坪州天后庙等。

民俗文化景点

九龙的九龙城寨、宋城、宋王台、李郑屋古墓;屯门的宋帝岩、红楼、沙田的曾大屋、五国六村;荃湾的三栋屋、海坎村屋;元朗新田大夫第、锦田吉庆围、水头村古迹、聚星楼、厦村邓氏宗祠;西贡上窑民俗博物馆等;港岛炮台及大屿山东涌炮台、东龙岛佛堂等旧炮台。

私人开办的博物馆

香港海事博物馆、东华三院文物馆、保良局历史博物馆、香港医学博物馆等。

政府开办的博物馆

香港文化博物馆、屏山邓族文物馆 、三栋屋博物馆、上窰民俗文物馆、香港电影资料馆、香港艺术馆、茶具文物馆、香港历史博物馆、罗屋民俗馆、李郑屋汉墓博物馆、香港海防博物馆、香港科学馆、香港太空馆、香港太空馆、香港视觉艺术中心、香港文物探知馆、孙中山纪念馆、葛量洪号灭火轮展览馆。

郊野公园和海岸公园

香港有二十三个郊野公园和四个海岸公园,让市民和游客欣赏香港的大自然的魅力景色。

香港虽是现代化的都市,但境内的超过一千平方公里土地,约四分之三仍是郊野。香港政府为了保护和发展郊区,开设了郊野公园,这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大自然,另一方面向香港市民和游客提供郊野的康乐和教育设施。海岸公园则是在海边的离岛划出来的。郊野公园的群山之巅,有草坡茂林。海岸公园的大海之滨,有浅滩岩岸。从海岸公园的海边远眺或由郊野公园的山巅下瞰,均可见香港的山水相连,风光如画。

香港的郊野公园和海岸公园都是免费进入。香港的郊野公园之中,八仙岭郊野公园是其中较著名的一个。八仙岭因有八个山岳而冠名八仙,此公园是全香港最具挑战性的山脊步行径所在地之一。最佳选择就是从水塘由北往南走到沙螺洞,那里有景色如画、年代久远的村庄、林木与田野。八仙岭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1996年,香港一家中学的师生到八仙岭郊野公园郊游,当时有学生在烧烤之后没有处理好火种,酿成山火,两位老师和一班学生被大火困在一个山崖,两名带队的老师为了拯救学生,不把全部学生撤离险境就决不肯离去,结果不幸身忙。香港政府为了纪念两位教师,在八仙岭修建了一个春风亭。春风亭的名字,是缅怀两位教师春风化雨、舍身救人。春风亭内有这个事件的介绍,还有一幅很感人的对联。看过春风亭,会感受到香港暖暖的人情味。

海岸公园之中,比较著名的是东平洲海岸公园,该处有多样化的海洋生态,遍布茂密的珊瑚群落,有超过六十种石珊瑚,同时有超过一百三十种珊瑚鱼类及超过一百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在海洋植物方面,东平洲海岸公园有四十多种海藻。在其沿岸地带,长满棕色、红色及绿色的海藻床,是香港海藻床之冠。该公园海水清澈,肉眼可以清晰看到水下的珊瑚和鱼类。

【香港八景】

香港的旧八景为:旗山星火、仙桥雾锁、赤柱朝曦、鸭洲帆影、宋台怀古、扶林曲径、浪湾水软、鲤鱼夜月。随着时代的变迁,旧八景的景点已有三处完全改观,而其它一些景点也渐显陈旧。现在的香港八景是:

(1)“旗山星火”,乃八景中之首景,它与历代八景中的“香江灯火”、“飞桥夜瞰”均指从太平山顶观看夜色中的港岛如群星满天的万家灯火之瑰丽景色。

(2)“赤柱晨曦”,指每当晨曦初上,旭日东升之时,沐浴在万道霞光中的赤柱半岛,殷红如赤。此景又称“赤柱朝阳”、“赤柱朝曦”。

(3)“浅水丹花”,指碧水盈盈的浅水湾与万紫千红的杜鹃花交相辉映所构成的美丽春景。

(4)“虎塔朗晖”,指虎豹别墅院内六角形的白塔在日出之时,迎着朝阳,披满彩霞的壮丽景观。

(5)“快活蹄声”,指快活谷的赛马盛况,马蹄声声牵动成千上万马迷之心。

(6)“鲤门月夜”,指夜晚在鲤鱼门观赏月光照蛔下维多利亚港的美景。

(7)“残堞斜阳”,指九龙城寨的残垣断堞、在如血斜阳余晖中的景色,由于近年九龙城寨已彻底清拆,这一景色也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九龙寨城公园(园林整最)。

(8)“宋台怀古”,指在香港启德国际机场旧址附近的宋王台公园,它记载了宋朝历史的最后一幕,人们到此怀古之心犹然而升。

此外,夕阳西下青洲岛的景色“青洲落照”,风声浪涛交织的“石澳风涛”,汽车在港岛盘山公路上奔驰的“飞车绝壁”,春雨朦胧的“石排烟雨”等,也是今日香港美丽动人景色的写照。

香港旅游哪里好?

1.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英语:Victoria Harbour)简称维港,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2.星光大道

香港星光大道(英语:Avenue of Stars)是位于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咀东部的尖沙咀海滨花园,沿新世界中心对出的维多利亚港。

3.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海洋公园(Hongkong Ocean Park)位于中国香港港岛南区黄竹坑,占地超过91.5公顷,在1977年1月10日开幕,是一座集海陆动物、机动游戏和大型表演于一身的世界级主题公园。

4.香港荔枝角公园

荔枝角公园位于香港九龙荔枝角的荔枝角湾原址及其南面,分三期兴建,占地17.65公顷,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

5.香港迪士尼乐园

香港迪士尼乐园(Hong Kong Disneyland)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大屿山,占地126公顷,在2005年9月12日正式开幕,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华特迪士尼公司联合经营的香港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建设及营运,是全球第5座、亚洲第2座,中国第1座迪士尼乐园。

香港名字的由来、历史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汉。

1 9 5 5 年发现的李郑屋古墓,可以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香港便已有人居住。

唐朝时候,青山(屯门)一带,已有很多中国人居住,当时的青山,是一处颇为繁盛的港埠。

并有唐朝驻军,保卫珠江的入口,外国来的船支,必须经过青山,才可转去广州。

宋朝时,一位官员邓符协被派到广东做官,经过青山,很喜欢此地,于是,在任满后,和家属定居于锦田山谷,建立了一个村落,称为“北围”。

他的子孙后来又建立了“吉庆围”。

清朝时候,清兵于1 6 6 2 年派兵到现在的新界,并命令乡民留辫。

香港在清朝时,一直在对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香港在地理上与广州唇齿相依,而广州是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商埠。

英国在后来的对华贸易中,发现香港的重要性,认为如能据为已有,将对其扩大对华及其他远东诸国贸易,有极大好处。

因此,在1 8 4 1 年,中英鸦片战争后,要求战败的中国清 *** 割让香港。

在英国占领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个荒岛,岛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笃和石排湾,东部的阿公岩,水井湾等,有一些渔民居住。

其他黄泥涌、灯第洲、七姊妹等几处,则有一些小村湾,当时,岛上的居民约3000人。

《1 8 9 8 年,是香港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香港的边界,从北九龙再向北推进至深圳河岸,西至后海湾,使香港行政区的面积扩大了十倍。

1 8 9 8 年,列强企图瓜分中国,清朝朝 *** 败,任人宰割,英国 *** 乘机向清廷提出租借新界。

当年6 月9 日,英国驻华公使宾纳乐和李鸿章在北京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专条”,英国以租借为名,取得了新界,为期9 9 年,7 月 1 日生效。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在香港居住。

在新界和大屿山不少地方曾经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的遗址。

唐朝开元廿四年,香港属于循州。

设立屯门军镇[1],派员2000驻守来保护海上贸易。

当时军队屯驻在今天的屯门,该区因而得名。

及由于大步一带海面盛产珍珠,南汉刘氏遂于公元963年设官办珠场,称为媚川都,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后明令禁止官方采珠。

至元朝曾复采官珠,但受到士绅反对,不久又再次停办。

明清两朝采珠事业时禁时驰,但仍不能回复至五代十国时的昌盛。

香港自唐朝至清朝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止,香港的沥源,大奚山沙螺湾的土壤适合牙香树生长,所以种香及产香也慢慢发展起来,据考证明朝时由东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香港)所有香树制品皆用木箱装好,经陆路运至尖沙头的香埗头(运香树制品码头)用小艇到石排湾,再用俗称大眼鸡的艚船至广州,再用陆路经南雄,越大庾岭,过赣江至九江市,再沿长江输往苏杭销售。

公元1662年清朝为防犯沿海居民接济及明朝遗臣郑成功反攻,遂下迁海令,使种香及产香大受打击,即使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复界,亦难复旧观。

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鸦片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改变了香港的命运。

【地名来源】

关于香港的地名由来,有这样几种说法:

说法一: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

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

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们称为“香港”。

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

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

后来香料的种植和转运逐渐式微,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幻彩咏香江) 说法二: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

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命名整个岛屿。

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

说法三:因“香姑”而得名。

据说,香姑是一位海盗的妻子,海盗死后,她就占据了这个小岛。

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小岛以她的名字为名,称之为“香港”了。

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当时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香港岛)的称呼,最后到了19世纪初,才成了当时被英国殖民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

[编辑本段]【地理气候】

【地理概况】

香港位于东经114°15′,北纬22°15′,地处华南沿岸,在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以东,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离岛)组成。

香港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面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

香港与西边的澳门隔江相对61公里,北距广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

此外,香港的地每年都会下降3厘米。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积分别是,香港岛约81平方公里;九龙半岛约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个离岛约共976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略大于上海市的六分之一,及仅大于全中国面积的万分之一,土地和水域的管辖总面积2755.03平方公里,水域率59.9%。

香港的已发展土地少于25%,郊野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多达40%。

【香港气候】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6~30℃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

五月至九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

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七月至九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

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资源物产】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香港自然资源匮乏。

香港食用淡水的60%以上依靠广东省供给。

矿藏有少量铁、铝、锌、钨、绿柱石、石墨等。

香港邻近大陆架,洋面广阔,岛屿众多。

有得天独厚的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

香港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 ,主要是红衫 、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

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林地占总面积的20.5% ,草地和灌木地占49.8% ,荒地占4.1% ,沼泽和红树地占0.1%,耕地占6.7% ,鱼塘占2% ,城郊区建设发展土地占16.8%。

农业主要经营少量的蔬菜、花卉 、水果和水稻,饲养猪、牛、家禽及淡水鱼,农副产品近半数需中国内地供应。

【行政区划】

香港行政区划香港粗略可分为香港岛、九龙、新界东、新界西四部分,详细一点则可以分为18个区(和大陆不同,这些区都是非政权性地区组织)

香港岛:中西区、湾仔区、东区、南区

九龙:九龙城区、油尖旺区、观塘区、黄大仙区、深水埗区

新界东:北区、大埔区、沙田区、西贡区

新界西:元朗区、屯门区、荃湾区、葵青区、离岛区

(限于篇幅,无法详细介绍,请自行打开词条链接)

[编辑本段]【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当年解决香港问题的创举,也是香港持续繁荣的基石。

香港拥有自己的标志,也就是区旗和区徽,同时香港也拥有与中国内地有别的社会形态和经济模式。

【香港的区旗和区徽】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以红色作底色,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荆花图案,洋紫荆是香港的象征,盛放的洋紫荆象征着香港的繁荣,红色的背景象征着香港永远背靠祖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是代表香港的徽章。

区徽模仿香港区旗的设计,内圆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红色底色。

外圈为白底红字,写有繁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英文HONG KONG(香港)。

【社会经济】

香港在回归后保持自己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经济运作模式,香港有独立的司法制度,香港发行和流通自己的货币港元,独立发行邮票(邮票的标记是“中国香港”),在国际体育比赛上,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与国际体坛的盛事。

香港以独立的身份“中国香港”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和很多其他国际组织。

香港运行自己成熟的财政和金融体系,也有自己的出入境政策。

截至2007年年底,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或居民可以免签证进入香港。

【回归十年】

在2007年,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十周年。

十年里香港稳步发展,依然是“东方之珠”。

十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 *** 与香港市民一起,战胜了亚洲金融风暴、非典型肺炎等一系列的困难,经济得到稳定、恢复和发展,民生得以改善。

赤柱台风(香港名字的由来、历史)

回归十年的时刻,香港经济强劲增长,2006年新股上市的集资额更超越纽约,仅次于伦敦。

十年前,国际社会曾忧虑香港前途。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曾刊登《香港已死》的文章,预言香港在回归后将日渐衰落,但2007年6月28日发行的《财富》杂志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公开发表文章,坦诚当年的预言完全错误。

十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位不断稳固和提升。

国际上给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数目,由刚回归时的四个,增加到2007年六月时候的134个,但香港 *** 为此做出了大量努力,香港游客说服欧盟给予香港特区护照免签证待遇花了四年时间,说服日本给予免签证待遇更花了长达七年时间。

十年来,香港与内地的交流继续不断加强。

香港居民与内地居民通婚的数目,2006年与1997年相比上升了七倍,而香港女性居民嫁给内地居民的数量十年间上升了八倍。

回归后的10年,香港经济结构已明显转型: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97年的8.3%减至2006年的3.5%。

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78.8%上升至87.4%。

在1997~2006年期间,香港所有服务业的净产值平均每年实质增长2.4%。

10年中,香港就业人数持续从制造业转往经销贸易业、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以及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

[编辑本段]【宗教民族】

【人口与人口结构】

香港总人口680万(2009年年中),包括约21万名流动居民,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20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密度平均高达每平方公里21000人。

香港的人口绝大多数为华人,大部分原籍广东,主要说广州话(粤语),但英语很流行,说潮州话和其他方言的人也不少。

新界土著居民很多说客家话。

近年普通话甚流行,一般机关和机构也鼓励应用。

居于香港的外籍人士数目相当多,共有约517560人,人数最多的国籍首三位如下:菲律宾(130810)、印尼(114020)和泰国(28360)。

大部分香港人都住在高楼大厦,因此香港在高人口密度的同时,仍然能保留大量未开发的郊野土地。

从1990年代中期至今,香港本地人口都是女多男少,女性居民的数字多于男性居民,而且这个差距在继续拉开。

在2007年,香港居民中52.5%是女性。

在2008年年底,香港人口突破700万大关,香港在2008年的出生率达千分之11.3,创过往13年来的新高,婴儿出生人数更是1983年以来最多,但2008年中国内地孕妇前往香港所生婴儿占当中的42.7%,扣除这个数字,2008年香港本地妇女的产婴出生率仅为千分之6。

香港的出生率在全世界225个国家及地区中是最低的,1990年代以后,每一千人中只有6至7个新生婴孩,每名香港妇女只出生0.91个婴孩,再加上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人口将越趋老化。

估计到了2033年,香港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有27%,相对2003年的11%,这是一个极高的人口老化增长率。

这些发展影响到香港 *** 今后的城市发展规划。

【劳动人口】

截至2005年12月,全港劳动人口360多万人,其中男性占55.2%,女性占44.8%。

大部分就业人口(85.3%)从事服务行业,其中从事批发、零售、进口与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的占34.4%;运输、仓库及通讯业10.5%;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15%;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26%;从事制造业的只占5.3%

【宗教信仰】

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几乎都有人信奉。

华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

香港寺院共有360多间,公共庙宇有40座,天后庙宇24座,1841 年已设罗马天主教香港特别行政区主教传教区。

1991年,香港天主教徒约有25.8万人 。

天主教会在香港办有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

基督教1841年传入香港 ,现已有50多个宗派,信徒28.5 万人。

它在香港也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等机构。

其他宗教还有: *** 教教徒约5万人 ,其中半数以上是华人,印度教教徒约1.2万人;还有少数锡克教和犹太教徒。

[编辑本段]【语言文字】

目前香港的法定语文(不称作“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英文,而 *** 的语文政策是“两文三语”,即书面上使用中文白话文和英文、口语上使用广州话(俗称广东话或粤语[1])、普通话和英语。

香港华裔人口中主要使用广州话,而非华裔人口则多以英语作交际语。

香港大部分居民都并非本地原居民,从中国内地、以至世界各地迁居的人,都会把自己故乡的语言带到香港。

另外香港文化也受世界各地的潮流所影响。

因此,在香港所听所见的语文远不止广州话和英语。

由于中国内地推行简化字的时候,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香港最普遍使用的汉字书体是繁体中文。

随着香港人与中国内地交流日益频繁,香港人普遍认识常用的简体字。

市面上也不难看见为外地旅客而制作的简体字标语和指示牌。

部分学校容许学生在使用中文作答的功课及考试中,使用简体字作答。

考评局也容许学生在公开考试中,使用合乎国家规范(即在1986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所颁布的《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编辑本段]【经济金融】

【经贸概况与国际地位】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除了烟、烈酒和动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对其他进口物品征收关税。

香港的经济素以自由贸易、低税率和少 *** 干预见称。

香港连续多年获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和组织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佛利民更视香港为自由经济的典范。

香港是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

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

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集装箱)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之一。

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

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

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

公共交通系统以铁路、小轮、公共汽车等组成的运输网,几乎伸展到港内每一角落。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商港,航运业发达。

与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形成了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

从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0多条航线。

香港也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

2005 年,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的次数约6270万人次,外地旅客经香港进入内地的次数共400 万人次。

每日有128 班轮船、约100 班航机、超过400 班列车及40 200 架次的车辆穿梭香港和内地。

香港是国际的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机构和市场紧密联系。

*** 的政策是维持和发展完善的法律架构、监管制度、基础设施及行政体制,为参与市场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金融及货币体系稳定,使香港能有效地与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竞争。

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他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此外,资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香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

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

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

赤柱台风(香港名字的由来、历史)

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是亚洲最多国际公司设立地区办事处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欢迎的旅游地点之一,也是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热门地方。

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务出口地。

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

赤柱台风(香港名字的由来、历史)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9 E星体育平台-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官网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08068号